《古代医家论医德医风医道》之医德篇(八)

发布日期:2025-08-25 10:30

医德篇08

医者之言,尤当慎者

 

原文仲尼大圣屡以慎言为训,而医者之言,尤当慎者。不可夸己之长,不可谈人之短,不可浮诞而骇惑病人,不可轻躁而诋诽同类。病情之来历,用药之权衡,皆当据实晓告,使之安心调理。不可诬轻为重,不可诳重为轻。即有不讳,亦须委曲明谕。病未剧,则宽以慰之,使安心调理;病既剧,则示以全归之道,使心意泰然。宁默毋哗,宁慎毋躁。

简介选自潘楫增注《医灯续焰》卷二十《医范·袁氏医家十事》。

阐释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医患沟通中的语言艺术,这也是医生行为规范之一,涉及医生的职业养成和工作作风。

这段格言选自《袁氏医家十事》第八条《医之言》,指出了医者“宁默毋哗,宁慎毋躁”说话原则。言语是信息传达和交流的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对言语极为重视,特别强调言语要谨慎。例如南容是孔子的弟子,孔子听到他接连三遍诵读强调慎言的《白圭》之诗,就觉得这是个可靠之人,便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医者是生命健康领域的专业人士,医者的言语会被病人和家属当作专业的判断和评价,产生一连串的连锁效应,因而医者尤其需要慎于言语。《医之言》从日常生活、同行交际、诊疗过程等方面提出了谨慎出言的要领。特别是在医患关系的处理中,医者除了秉持医者仁心,以诚相待,尤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