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践初心 护航健康谱新篇

发布日期:2022-02-14 15:49



1.jpg

宁德人民医院是蕉城区属唯一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急救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近年来,医院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形成了“123+N”医院党建工作机制,即“一个中心,两翼并进,三级联动,多元融合”,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医院管理及医疗业务等工作中,医院各项工作迸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了坚强保障。2020年医院被确定为蕉城区直机关第一批党建示范点,着力打造具有蕉城特色和医院特色的党建亮点品牌项目,2021年在建党百年之际被市委授予“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一、以“一个中心”,坚持和衷共济护健康

2.jpg

宁德人民医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医院党委以制度建设为支点,从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头雁效应”着手发力,构建上下贯通、纵横融合的党建工作新机制,不断强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努力探索建设便民、惠民、温情的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优化医院环境。在医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想方设法、多方筹资完成体检综合楼、口腔科、康复医学科、皮肤科、停车场改扩建及住院病房塑胶地板改造、周边环境绿化亮化等项目的改造升级,设计统一的标牌标识指引。成立卒中中心,将卒中救治前移至急诊平台,推行“标准化语言、路径化管理、CT室溶栓、救护车上溶栓、急诊零停顿”等五大特色的脑卒中急救模式,让生命跑赢死神。坚持践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理念,积极探索紧密型县城医疗共同体建设,实现城乡医疗资源均衡发展的生动实践。

优化服务模式。医院各科室支部积极转变工作理念,由“方便管理”转变为“方便患者”,推行门诊电子病历,引进新型多功能自助机,实现移动支付多样化,手机终端、自助机扫码付、窗口扫码均可充值支付。多项信息化举措,快速推动线上诊疗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提升患者就医感受,提高医院满意度。比如,眼科用眼球模型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方案;在为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时拉上围帘,保护患者隐私……

优化服务措施。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陆续推出多窗口整合的医院服务中心、线上预约挂号、护士站便民包、“母婴室”等多项便民利民措施。落实“首诉负责制”,公布投诉电话,设立投诉箱、意见簿,畅通投诉渠道,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立行立改,搭建了医患沟通的桥梁。在医院门诊大厅、疫苗接种点为群众提供凉茶、热饮,在细微处体现医院关怀;对出院患者进行回访,对家属和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沟通与指导;体检楼增设外挂电梯,方便老年及残障人员就医,为群众看病就医带来方便。

二、以“两翼并进”,筑强基层堡垒展风采

3.jpg

医院上下坚持以“没有脱离党建的业务”“没有离开业务的党建”的共识和理念,在筑强基层堡垒上的同时,推进“两翼并进”,即:全面推进“大专科 小综合”的发展战略和“微笑服务 温情医院”创建活动。狠抓现代医院管理,目标锁定党员领导干部,靶向倒逼其主动作为、敢于作为、善于作为,带动全体职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高效助推医、教、研各项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进程。

全面推进“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直属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做强感染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皮肤科、超声科等重点专科,做大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五大核心临床专科的“大专科、小综合”医疗服务布局,通过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实现综合医疗服务能力的“弯道超车”,为患者提供同质化的医疗健康服务。扶持重症医学(ICU)、微创外科、血液透析、全科医学、病理科等薄弱学科建设,创新推动医院发展。

深入推进“微笑服务 温情医院”创建活动。作为医院的一项重点工作,一方面建设有温情的支部,做有温情的党员;另一方面建设有温情的科室,做有温情的岗位人。以党建引领,不断改进服务,瞄准群众就医看病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通过夯实思想政治建设“深度”,以开展“一笑、二心、三声、四创”活动为主题(“一笑”:微笑服务;“二心”:热心问候,精心服务;“三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四创”:创微笑服务之星,创文明窗口,创文明科室,创温情医院),提升医患关系“温度”,把“微笑服务”融入医院工作每个环节、每个角落,贯穿落实到医疗服务全过程。

探索建立党建育人“双培养”工作办法。注重在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优秀青年医务人员等群体中培养和吸收党员,把优秀党员、优秀业务骨干培养成学科带头人和中层管理干部,努力打造中西医并重的专业人才梯队和精简高效的医院管理人才团队。一方面加入了省肝病医联体、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原福州总医院)医联体,以及以福州肺科医院为牵头单位的省结核病医联体等多家医疗联合体。另一方面通过实施人才引进政策、树立先进典型等措施,培养了一批爱岗敬业、技术精湛的医护队伍。通过与省级医院紧密合作,设立名医“师带徒”工作室,加入多个国家级、省级专科联盟,学科课题获市卫健委、市科技局立项。目前,共设有全省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2个,省级中医特色专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1个。同时,强化人才梯队建设外引内培,立足院内在岗培养,选送业务骨干到“三甲”医院进修深造,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从制度上营造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政策上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三、以“三级联动”,坚持砥砺奋进聚合力

4.jpg


近年来,医院党委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保障,把党建工作融入到医院管理、业务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建立了“党委统筹谋划、支部组织督导、党员(职工)创优争先”的三级联动模式,在医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支部工作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达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使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医院的各项重点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

医院党委统筹谋划,凝心聚力抗疫情。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作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医院党委靠前指挥,成立党员先锋队,把入党誓词书写在战“疫”一线。组建党员干部带队的专家团队和医疗救治应急小组;日夜赶工,在三天内完成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改造任务;组建120救护专家组,承担蕉城城区及所有乡镇发热病人的排查甄别工作;选派医务人员常驻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精选4名医务骨干参加福建省第一批和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圆满完成任务。为有效防范疫情输入和反弹,医院统筹安排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卫生技术队伍力量,承接了全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共设6个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62台接种台,日接种能力达6000至7000人次。在疫情防控这场战役中,医院党组织获市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表现突出的基层党组织(第一批)”通报表扬,1人被评为全省军民融合系统加强疫情防控推动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先进个人,2021年5月,医院荣获省人社厅、省卫健委表彰的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

支部组织督导,筑牢堡垒强作用。作为首批国家级“爱婴医院”的妇产科,每年要接生近5000个新生儿。压力大,责任重成了妇产科医护人员的常态,为减轻产妇疼痛,妇产科积极开展腔镜、自主体位分娩术、减痛分娩术等10余项新技术,不仅保障产妇顺利分娩,还填补了蕉城区多项医学技术空白。感染科积极开展艾滋病门诊,抗病毒治疗免费给药,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及人文关怀,保护病人隐私权,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水平,形成了专业的预防、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定期随访、咨询等一体化服务,被中国疾控中心指定为“中国-默沙东艾滋病综合治疗合作项目执行机构”,成为全市唯一一所获得此殊荣的二级医院。住院部女职工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胆略和勇气,奋战工作前线,发挥了强大的“半边天”主力军作用。院党委强化基层党组织抓党建主体责任,大力发挥党支部在一线科室的政治核心作用,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严格落实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层层传导责任,层层压实责任。

党员(职工)创优争先,争当表率“排头兵”。在创优争先中当表率,医院党委牢牢专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个着力点,为广大党员搭建创业舞台。邹国平,临床支部书记的他,始终和团队医生、护士坚守在抗“疫”一线,舍小家为大家,共筑生命防护网,为抗击疫情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医务科科长、感染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叶乃树,在蕉城区率先开展了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下的冷冻术、FENO(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查等新技术,科室学科水平、技术实力走在全市同级医院的前列,是市级重点建设专科等成为“双培养”的生动实践。科教科科长、儿科主任林蔡春,积极带领科室同事不断学习新技术、新项目,先后撰写《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79例临床分析》《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等论文。疫苗接种实施轮班不定期的“5+2”“白加黑”工作模式,医护人员主动放弃休假、加班延长接种时间,坚持“苗到即打”,做到五一、端午等节假日,双休日接种疫苗不停,确保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平稳、有序、高效推进。

四、以“多元融合”,着力凝心聚力促发展

5.jpg


近年来,医院党委坚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深度融合业务创新、阵地拓展和“五个一”,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坚持业务创新。医院党委坚持持续推进医联体建设,高度重视与外部合作,落实双向转诊制度,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下沉与提升并进,建立上级医院专家与基层医师带教关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对口学习、培训锻炼。医院先后完成骨科、皮肤科、口腔科、康复科等改造提升项目;成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石铮名医工作室;加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专科联盟、福建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内镜专科联盟、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皮肤科联盟、福建省人民医院妇科专科联盟;成功承办宁德市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2020年年会;皮肤科一项课题通过市卫健委审批立项;眼科一项课题获市科技局立项。

坚持拓展阵地。充分发挥“龙头”单位的作用,积极推进紧密型县县域医共体(总医院)建设工作,整合区内16家医疗卫生机构(区妇幼保健院、15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区域性、综合型医共体助推医疗资源横向整合和纵向合理利用。实施药品及医用耗材零差率销售和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运行平稳,在全市居于前列;在新能源产业园区设置医务室,助力我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医院还成功创建了国家级PCCM(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国家级中心(卒中中心)、全省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感染性疾病科、康复医学科),省级中医特色专科(中医皮肤性病科),市级重点专科(感染性疾病科);入选全国首批分娩镇痛试点医院,是全市第一家具有职业病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机构。

坚持开展“五个一”工程。医院以党的建设为核心引领,建设一个政治强、精医疗、善管理、讲团结的班子;一支医德高尚、医术精良的医护队伍;一项高效运转、服务病患的工作机制;一套切实可行、精细医疗的管理制度;一种大医精诚、厚德济世的“滴水”文化。在进行改革探索的同时,医院通过抓效益赢公益,抓服务赢满意,抓改革赢发展。聚焦产出、效益、满意度三大指标体系,提高县域内就诊率和诊疗水平,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门急诊和住院平均收费水平增幅,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降低百元医疗收入的卫生材料支出,降低资产负债率和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长期负债占比,降低管理费用,实现收支平衡,打造患者、职工满意的医院。

行百里者半九十。人民医院党建,常做常新。未来,人民医院将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抓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这个新常态,立足实际,围绕中心,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机制与方法,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办好“政府放心、人民满意、职工幸福”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为宁德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