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廉洁文化的重要论述(二)

发布日期:2023-08-29 10:10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把脉并对症开方,“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这些精辟论述,基于对管党治党规律的科学把握和对当前党内存在突出问题的敏锐洞察,深刻阐明了以廉洁文化建设助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原理。

全面从严治党,既要靠治标,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要靠治本,正心修身,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世所罕见的决心和意志,雷霆惩贪治腐、铁腕整饬作风、持续严明纲纪,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与此同时,高度重视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自觉为政以德、正心修身。党中央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让广大党员干部受到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信仰之基更加牢固,精神之钙更加充足。不破不立,边破边立。我们党既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歪风必纠,也着力从文化和价值观的层面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破腐败之殇,立纪法之威;破四风之弊,立清廉之风;破潜规则之害,立明规则之规……边破边立、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立足于净化政治生态的战略考量,在社会价值观的较量中争取主动、坚决斗争,使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得以根本好转。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2020 年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将“三不”一体推进的价值和意义提升到新的高度。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不敢”是前提,“不能”是关键,“不想”是根本。“不想”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难的,要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靠提高党性觉悟,靠涵养廉洁文化,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根基。近年来,在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下,仍然有人管不住内心的贪欲,不收敛不收手,究其根本原因,都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专题片《零容忍》中,孙力军、王立科、王富玉、陈刚等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的反面典型,在忏悔时都谈到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扭曲带来的恶果,这也说明彻底解决“不想”的问题,铲除腐败滋生土壤还任重道远。只有通过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和廉洁文化建设、抓好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抓好道德建设,解决好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才能逐步实现从不敢腐、不能腐向不想腐的境界升华。文以化人,廉以养德。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和文化观,对廉洁文化这个“本”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身之主宰便是心’;‘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强调“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这些重要论述生动地揭示了廉洁文化建设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为夯基固本的系统工程,廉洁文化建设能够发挥价值导向功能,促使党员干部认同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增强道德分辨能力,构筑起预防腐败的道德防线;能够发挥行为约束功能,当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将廉洁理念外化为从政实践之后,就可择廉而从,抵制腐败思想侵袭;能够发挥环境净化功能,面向全党全社会褒扬廉洁行为,鞭挞贪腐现象,持之以恒扶正祛邪、激浊扬清,必定能够不断培厚廉洁文化沃土,营造纯洁高尚的思想道德环境和健康积极的社会价值氛围。